您的位置:首頁 >新聞 > 公司 >

廈鎢新能19億加速擴產 自主創(chuàng)新掌握多項關鍵核心技術

新能源一片火紅,新能源產業(yè)鏈上游鋰電材料廠商擴產動作不斷。上市僅四個月的廈鎢新能(688778.SH)也加速加入擴產潮中。

12月14日晚間,廈鎢新能發(fā)布兩份公告,直指擴產。公司擬在IPO募投項目基礎上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,并在四川雅安建設1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。

兩項投資合計為19.17億元,項目達產后,公司不僅涉足磷酸鐵鋰,且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也將翻幾倍。

今年以來,受益市場行情火爆,產能釋放,廈鎢新能經營業(yè)績大幅增長。前三季度,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(簡稱凈利潤)3.99億元,同比增長約1.5倍。

在積極進軍新能源的同時,廈鎢新能的研發(fā)支出快速增長。今年前三季度,公司研發(fā)支出為2.82億元,已經超過去年全年,同比增長超70%。

產能不足提前大幅擴產

在募投項目尚未完工的情況下,廈鎢新能提前擴產,以滿足可以預見的產能不足瓶頸。

今年8月5日,廈鎢新能通過IPO成功登陸科創(chuàng)板。本次上市,公司募資約15.41億元,募投項目為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(yè)化項目(一、二期)及補充流動資金。

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(yè)化項目分三期建設,項目計劃總投資18.48億元,一二期擬使用募資9億元,用于年產2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(yè)化項目建設。目前,該項目一二期正在建設中。

在一二期建設尚未完工的情況下,廈鎢新能準備大舉擴產。

12月14日晚間,廈鎢新能發(fā)布公告稱,公司目前正在建設的主要擴產項目為“海璟基地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(yè)化項目”,該項目一二期(合計年產能2萬噸)為公司首次公開發(fā)行并上市的募投項目之一,目前正按計劃投建中。為發(fā)揮規(guī)模效應,滿足下游市場需要,公司在募投項目建設的同時,擬投資6.20億元啟動該項目的三期產能建設,進行海璟基地年產2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設備采購安裝項目。

廈鎢新能募投項目三期為何提前啟動?公司的解釋是,現有產能不能滿足訂單需求。

不僅提前啟動三期項目建設,廈鎢新能還籌劃投建新的產能。公告稱,隨著公司三元材料產品訂單需求的急劇增加,公司現有及在建三元材料產品產能已無法滿足未來訂單需求,為滿足市場需求,提高公司市場份額和競爭力,公司擬在海璟基地投資建設9#車間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3萬噸擴產項目。在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(yè)化項目(一、二、三期)及本次項目建設完成后,公司海璟基地合計將達到年產7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產能。

募投項目三期建設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3萬噸擴產,廈鎢新能計劃增加投資9.90億元。

除了上述投資外,同一天,廈鎢新能還拋出了另一個投資項目,那就是計劃在在四川雅安基地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(一期)。

廈鎢新能在公告中稱,目前,三元材料是新能源汽車電池主流方向,磷酸鐵鋰在儲能上有廣闊空間,并在入門級乘用車、專用車、物流車、客車等細分市場占有一定市場份額。三元材料電池廠家在大力發(fā)展高能材料電池的同時,也在發(fā)展磷酸鐵鋰電池。公司的三元材料客戶與磷酸鐵鋰客戶高度重合,且具有磷酸鐵鋰研發(fā)能力和技術儲備,公司有意進軍磷酸鐵鋰市場,進一步鞏固正極材料龍頭地位?;诖耍緮M與雅化鋰業(yè)(雅安)有限公司(簡稱“雅化鋰業(yè)”)以及廈門滄雅投資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(簡稱“滄雅投資”)在四川省雅安市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合資設立雅安廈鎢新能源公司,分期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,其中首期建設2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。

招股書顯示,2019年,公司鈷酸鋰、NCM三元材料產能合計為4.25萬噸。如果上述產能全部達產,其產能將新增17萬噸,較2019年產能增加4倍。

自主創(chuàng)新掌握多項關鍵核心技術

剛剛上市就敢于大規(guī)模超前擴產,源于廈鎢新能掌握有關鍵核心技術。

公司前身為廈門鎢業(yè)下屬的電池材料事業(yè)部,自2004年開始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(fā)與生產,并于2016年12月新設公司獨立運行,成為廈門鎢業(yè)下屬的專業(yè)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。自成立以來,公司一直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,主要產品為鈷酸鋰、NCM三元材料等,主要產品為鋰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,并最終應用于3C電子產品、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裝置等終端領域。

廈鎢新能稱,其核心競爭力在于領先的技術。

招股書披露,公司堅持主創(chuàng)新,在高電壓鈷酸鋰、高能NCM三元材料及其前驅體制造領域,通過持續(xù)研發(fā)投入與技術創(chuàng)新,探索形成及掌握了多項行業(yè)領先的關鍵核心技術,主要包括鈷酸鋰和三元前驅體共沉淀技術、燒結、摻雜及表面處理技術、高電壓單晶材料生產技術等,并具有權屬清晰的自主知識產權。在技術領先方面,公司所開發(fā)的高電壓鈷酸鋰、單晶系列與高鎳系列NCM三元材料,配套用于國內外多家知名動力電池廠商的前沿產品中。公司已同ATL、比亞迪、三星SDI以及松下等客戶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,為該等國內外主流鋰電池廠商配套提供產品能優(yōu)異且穩(wěn)定的正極材料,產品技術處于行業(yè)領先水。

技術儲備方面,公司通過自主的產品升級與新品開發(fā),推動行業(yè)技術的升級迭代。公司實施了多項前沿新產品開發(fā)項目,包括全固態(tài)電池材料、高容量功能材料研究,以滿足電池企業(yè)及經濟社會對更高能正極材料的需求。

廈鎢新能研發(fā)投入不少。公司稱,其擁有由200多名研發(fā)人員和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發(fā)團隊,研發(fā)團隊十余年以來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(fā),已獲得27項專利授權(其中發(fā)明專利22項),已形成較為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。公司所開發(fā)的高電壓鈷酸鋰及高能動力鋰電池用三元材料,配套用于ATL、三星SDI、松下、比亞迪及CATL、中航鋰電等國內外多家知名電池廠商的前沿產品中。

幾年,廈鎢新能的研發(fā)投入均超過2億元,今年前三季度為2.82億元,同比增長74.53%。

今年以來,隨著市場火爆,廈鎢新能經營業(yè)績也大幅增長。三季報顯示,公司實現營業(yè)收入103.13億元,同比增長98.59%,凈利潤、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為3.99億元、3.76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55.63%、151.89%。(記者沈右榮)

最新動態(tài)
相關文章
廈鎢新能19億加速擴產 自主創(chuàng)新掌握多...
科學城信科集團拿下和仁科技控制權 資...
百濟神州科創(chuàng)板首秀不及預期 上市首日...
亞瑪頓重組實控人旗下資產 上游轉嫁成...
通鼎互聯千方百計回籠資金還債 30億豪...
宣亞國際傍上元宇宙股價漲瘋 持續(xù)虧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