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到處都是消費刺客的年代里,一個人想吃點兒啥實在太難了!
【資料圖】
出門遛個彎兒,不僅會被平價冷凍區(qū)里的雪糕刺客一頓痛擊,打得你毫無還手之力。
走進街邊小店,還經(jīng)常被潛伏在角落里的零食刺客,提醒著看不清價格標簽是什么含義。
即便靠近商場無人光顧的零食柜臺,也手足無措,不敢亂拿。
生怕一鏟子下去,不經(jīng)意間上演一出,掏錢時輕則情侶分手、重則父子反目,窘迫又尷尬的大冤種悲劇。
再仔細一看,話梅1600元一斤……
哦,原來這意思就是,你的臉跟你的錢,總有一個要交代在商場里?
零食刺客的十八般武藝
跟零食刺客狹路相逢,沒幾個人能活著走下稱重臺。
買蜜餞時,不管跟服務員聲明多少次“少裝點少裝點”,還是無法控制對方,哆哆嗦嗦往袋子里倒的大動作。
在網(wǎng)紅零食區(qū),指不定是擺了多長時間的東西,也得承受一小包300來塊的暴擊。
這些身嬌肉貴的商場軟黃金,零食刺客們。
往往在明面上費盡心思,標著大字“19.9元”,讓你以為便宜到一斤二十塊,其實人家背后的計量單位,是極易忽略的小寫字母“g”。
盡管零食刺客看起來平平無奇,實際上密度大特壓秤,兩小袋輕松飆到1700。
那些臉皮薄的人在結(jié)賬時,經(jīng)常為了尊嚴硬著頭皮結(jié)賬,然后默默跑到角落里心口滴血,一個人療愈。
撿幾顆話梅、稱幾粒堅果、稱一份水果干……
動輒幾百塊一公斤的價格,讓本就不富裕的小老百姓雪上加霜。
在對抗這些商場“活閻王”時,被零食刺客誤傷過的消費者們,結(jié)成了無數(shù)復仇者聯(lián)盟,報團取暖,互訴衷腸。
這種因為自己吃過虧,就想給別人提個醒的善舉,也并未阻擋零食刺客的防不勝防。
明明自己吃了虧,到頭來怕是還得問,這零食到底是什么牌子這么貴?
講真,要論起零食價錢越來越離譜這事兒,要我說潮汕人得負一半責任 (不是)。
潮汕零食甲天下
潮汕人在零食圈的造星能力,全國第一。
他們四海闖蕩的習性,也培養(yǎng)出幾代人的潮汕零食胃。
遠的不說,像80、90后從小吃到大的5毛零食,那可都是由潮汕人一手包辦。
在5毛零食元宇宙里,油炸調(diào)味面制品類是多少人心頭揮不去的白月光。
由香菇肥牛、北京烤鴨和唐僧肉,創(chuàng)下的三分天下戰(zhàn)局里,三員猛將打得勝負難斷,難解難分。
但也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,攜手壟斷小賣部的頭把交椅,讓來勢洶洶的河南辣條也不得不屈居其下。
自從有零食那天起,各路“咪”字輩的潮汕蝦條,就長期霸占頭部交易榜的C位,成為5毛屆永不落的太陽。
制作工藝脫胎于潮汕蝦丸的膨化蝦條,嘎嘣脆、咸鮮味的口感,不僅讓小學生們欲罷不能,一包不過癮,兩包吃不完的份量,更是勾得人心癢癢。
而吃完蝦條,再把腌入味兒的手指頭也嗦嘍成原味。
這種情難自禁的回味, 才是對潮汕零食最大的認可和尊重。
說到5毛零食里的“扛把子”,排在咸黨眼中江湖地位榜首的沙爹魚串,得是九子奪嫡里的太子一脈。
金黃誘人的賣相、甜咸適口的沙爹味、酥脆勁道的口感,再加上撲鼻的魚肉香味。
一舉打破了南甜北咸,東辣西酸的壁壘,成功拿捏住校門口方圓1公里的小學生。
2毛錢一串的價格,甚至可以升入零食屆名人堂,享有永久被瞻仰的名望地位。
說完了這些咸黨的翹楚,接下來就不得不請出潮汕零食屆的甜派霸主了。
如今在玻璃櫥窗里,小露一手就把人打得措手不防的話梅,前幾年還是5毛天團里的鑲邊洗腳婢。
雖然潮汕話梅出道歷史距今上百年,一直走樸素鄰家人設,其酸甜開胃的實力可不容小覷。
一顆連肉帶核,就能含完一節(jié)課,經(jīng)濟實惠到讓手頭拮據(jù)的小學生們,擁有5毛錢就快樂一下午的獨家回憶。
作為水 果干領域的開山鼻祖,5毛一包的無花果絲,有著韌脆勁道的口感,以及大酸大甜的調(diào)味。
不說是一招鮮吃遍天吧,至少也是平步武林,獨孤求敗。
更不消說,那些5毛錢就能買一包的九制陳皮、芒果干、魷魚絲、清涼奶糖、拖肥……
除了這些記憶里不能缺席的5毛零食外,在預判網(wǎng)紅方面,潮汕人更是有著零食寡頭級別的敏銳度。
像是近兩年網(wǎng)絡上風頭最勁的玉油柑、黃皮果和芋泥。
推開任意一個潮汕人家的廚房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被美食博主驚為天人的食材,不過是潮汕人吃了千百年的拌嘴零食而已。
畢竟從明清時期開始,專供后宮妃嬪享用的蜜餞涼果,就全部來自潮汕。
像是《甄嬛傳》里淳常在跑到嬛嬛屋里,承諾給未出生龍子的好吃食“荔枝好郎君”。
又或者是如懿拿來討好三阿哥的“姜香梅子”,哪一種不是出自潮汕人之手?
〓 @一只陳橙
更不消說,慈禧老年長居的儲秀宮里,日常歇息的條山炕上的小捧盒中,常年擺放的甘草橄欖、橘餅和鹽津桃脯。
哪一味不是潮汕進貢的后宮零食?
“宮里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。秋冬的蜜餞、果脯,夏天的甜碗子,簡直是精美極了?!?/p>
《宮女談往錄》
遵循“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”的潮汕涼果,即便走出紫禁城,能消費得起的普通人家,也都非富即貴。
在《紅樓夢》里,賈寶玉挨了賈政的板子,吃煩了襲人給他的糖腌玫瑰鹵子,鬧著要喝的烏梅湯,件件種種都是潮汕涼果。
說了這么 多潮汕零食的歲月靜好,或許有人要問了,富貴又實惠的5毛零食 天團,要真有這么厲害,哪還有網(wǎng)紅零食的棲身之地?
嗐,提起這里面的彎彎繞繞,那還得從潮汕零食被資本圍剿說起。
季拋網(wǎng)紅零食,坑苦了潮汕人
在網(wǎng)紅零食入潮汕的這些年里,大家都明白,誰拿捏了營銷密碼,誰就贏麻了。
21年代初,伴隨著國內(nèi)商場轉(zhuǎn)型,一系列本土山寨門店,靠模仿香港零食“優(yōu)之良品”大肆擴張。
由于品控穩(wěn)定質(zhì)量好,潮汕地區(qū)的小零食廠商們,當仁不讓地成了他們的貼牌供應商。
曾經(jīng)土得掉渣的5毛零食們,換個包裝搖身一變,就更名換姓成港臺日韓的伴手禮。
這種“換 湯不 換藥”的老手段 , 雖然 沒 有什么技術含量,但在 幾年前的 零食百團大戰(zhàn)初期 , 也把貼 牌 潮 汕零食的價格, 從 5 毛 /袋 拉 到了 8 0 塊 / 500g 的時代。
彼時的零食,雖然身價上了一個臺階,工薪階層也還算能消費得起。
而近十年來,資方扎堆進入零食圈,讓原本樸素的潮汕零食,直接捅破了300塊1斤的天花板。
在鼓吹消 費時,精明的商家還會拿出輕奢理論、饑餓營銷、雇人排隊、拉踩雙簧等全套粉圈運營模式。
為了圍剿所剩無幾的潮汕零食小廠商,熟讀消費心理學的品牌方,還把吃零食營銷成一種體驗式經(jīng)濟。
買幾顆天價離譜的軟 糖,再發(fā)個短視頻,你就是朋友圈的人上人。
各路冠以“零食圈的愛馬仕”,輪番把各類潮汕涼果送入奢侈品殿堂。
“XX珠寶店,全款拿下,未來可期”的文案,依靠互聯(lián)網(wǎng)社交平臺的傳播,更是把這種非理性溢價做成了有理有據(jù)。
話都讓你說了,買不起就是我的錯了唄?
不得不承認,能想到用面子綁架上帝,這一局還是零食圈會玩。
雖然在潮汕本地,依然有不少踏實做零食的廠商,依然對這門老手藝不離不棄。
但不懂產(chǎn)品營銷,加上家族企業(yè)模式,品牌始終做不大。
這些寂寂無聞的潮汕零食商,最終只能成為供網(wǎng)紅吸血的貼牌供應商。
看慣了大世面的局長,還是覺得那些網(wǎng)紅零食季拋的短命經(jīng)歷,表明一件事兒——
零食刺客要是過不了優(yōu)質(zhì)滋味、明碼標價的雙重關卡,遲早會碰上被人拿起又放下的結(jié)局。
畢竟,討厭零食刺客,正是因為那個偷偷吃平價零食的年代,越來越遠去。
價錢多高才是好零食,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。
可是把價格拉到神壇的天價零食,無處不在地潛藏在各個小攤,伺機圍獵著人們的窘迫和無助,這絕對不是什么善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