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有公司推出股權激勵。圣邦股份和濟川藥業(yè)8月2日雙雙宣布推出股權激勵計劃,有效期均長達6年。根據同花順統計,年內已有44家公司推出股權激勵預案。其中,寧德時代和中國聯通激勵面最廣,人數分別高達8000人和4522人。
記者注意到,使用“股票期權+限制性股票”混合型激勵方式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。如寧德時代日前發(fā)布的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(草案)顯示,股票期權方面,公司擬向激勵對象授予196.28萬份股票期權;限制性股票方面,擬向激勵對象授予317.13萬股限制性股票。
從激勵方式來看,主要為上市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(fā)行股票,還有少數是上市公司提取激勵基金買入股票。
大部分公司股權激勵價較二級市場均有折價,如圣邦股份行權價相當于其股價的八折,部分公司行權價僅相當于股價的五成。
部分股權激勵由于行權價過低而備受詬病。如九安醫(yī)療曾公告,向符合條件的353名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737萬份,行權價格為6.49元/股,激勵對象的獲利空間高達8倍。這種被市場稱為“白菜價”的股權激勵方案,引發(fā)了廣泛爭議。(記者 陳燕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