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河股份開啟了品質3.0模式,研發(fā)投入卻只占營業(yè)收入的0.1%,“不務正業(yè)”的資金體量高達總資產的51%,利潤增速更是連續(xù)四年不及瀘州老窖
一直宣稱品質至上的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(002304.SZ,下稱“洋河股份”),近期專門召開了一場“品質”誓師大會,但是從其近年的研發(fā)投入等指標來看,卻讓人大跌眼鏡。
研發(fā)投入占比只有0.14%
根據洋河股份公布的相關財報,其在研發(fā)投入方面極其“細微”,近幾年來的營收占比更是逐年下滑。2016年,洋河股份研發(fā)投入下滑近6成至3673萬元,占整體營收比為0.21%。2017年,研發(fā)投入3781萬元,但是營收占比繼續(xù)下調至0.19%,研發(fā)人員也相應減少。到2018年,洋河股份研發(fā)投入較2017年減少493萬元至3288萬元,同比下滑13%,占整體營收的比重也下降到0.14%。
與之相對的,則是銷售費用的暴漲。2017年,洋河銷售費用從18.69億元大漲27.74%至23.87億元,高出營收增速12個點。冠名央視《經典詠流傳》、《國家寶藏》以及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等舉動,是洋河股份銷售資金的主要流向。到2018年,洋河股份銷售費用增長1.74億元至25.61億元。費用主要花在廣告促銷上,尤其是近幾年力推的夢之藍。
面向市場,洋河股份長期孜孜不倦地宣講自己要“不惜代價做出與眾不同的好產品”。然而,從“細微”的研發(fā)投入,到“闊綽”的銷售費用,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鮮明對比背后,卻是跟其宣講的“品質革命”形成的巨大反差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品質不能僅僅依靠講故事來維持,洋河股份的地位更需要專業(yè)技術創(chuàng)新的支撐。研發(fā)投入和營收比例的失衡,難免讓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其保障產品質量與品質的能力產生疑慮。
占總資產51%的巨量資金在做投資
再來說說洋河股份的“理財”。截止于2019年1季度,公司賬面資產總計達496.91億元,股東權益為378.09億元,而賬面貨幣資金為36.88億元,交易性金融資產達187.37億元,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28.83億元,三者合計253.08億元,占公司總資產的50.93%,占股東權益66.94%。
洋河股份近幾年的貨幣資金與投資類資金之和體量逐漸增大,占資產的比重也逐漸升高,占總資產比重由2016年的35.53%提升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50.93%??梢哉f是巨量資本,但是卻未用在主營業(yè)務生產經營上面,而對于公司長期高于24%的加權ROE來說,投資收益卻差強人意,從而使公司整體資產的盈利能力受到牽制。
連續(xù)四年增速不敵瀘州老窖
2013-2018年,洋河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分別為-18.72%、-9.89%、19.03%、8.61%、13.73%、22.3%,其中有兩年業(yè)績下滑,五年業(yè)績增長均未超過20%。再看瀘州老窖,其2013-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分別為-21.69%、-74.41%、67.42%、30.89%、30.69%、36.27%,增速顯著高于洋河股份。
2019年一季度,洋河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15.7%,瀘州老窖則增長43.08%,差距進一步拉大。
眼下,“茅五洋”白酒格局已經確立,但是洋河股份的增速卻明顯不及瀘州老窖,耐人尋味?!锻顿Y者網》就相關問題致電致函洋河股份董秘叢學年,均未得到回復。
公開資料顯示,洋河股份和國際洋酒巨頭帝亞吉歐進行了合作。繼葡萄酒之后,洋酒也成為洋河股份重點布局的領域。業(yè)內人士認為,洋酒作為小眾酒,有一定市場,雖然洋河股份有高端消費人群,但是洋酒市場相對封閉,目前人頭馬、軒尼詩、馬爹利等在市場上有絕對優(yōu)勢,品牌粘性強,即使牽手帝亞吉歐,“中仕忌”也不一定會被接受,洋河的“洋酒夢”任重道遠。(思維財經出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