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新聞 > 文化 >

聚民心!歷史廉政戲不斷涌現 創(chuàng)作更要貼近時代

近年來,以廉政為主題的地方戲曲作品不斷涌現,他們或講述歷史上的清官廉吏,或聚焦廉政故事,燭照歷史、觀照現實。這一做法創(chuàng)新了廉政教育方式、拓展了藝術生產領域,在紀檢監(jiān)察、文化和旅游系統(tǒng)和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反響。

不過,從最終效果呈現看,不少作品在創(chuàng)作時應當更加貼合時代氣息、符合新時代特征。首先要考慮這些作品“為誰創(chuàng)作、給誰看”的問題,進而確定創(chuàng)作的現實性導向。黨員干部是歷史廉政戲的重要受眾,這些人往往接受了較為完整的高等教育,對歷史文化、當前政治制度有著較為全面深刻的認識。舞臺表演中動輒跪拜、平反冤假錯案根源于“領皇命、受欽差”,查案“不講證據只憑自由心證”已不符合現代人的認知。如果平反冤假錯案源于“外有法律、內有良知”,查案過程中講邏輯、講證據,突出法律和良知,不僅貼合當代人的常識性認識,也能讓藝術作品切實起到舉旗幟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興文化、展形象的作用。

歷史廉政戲是為了以古喻今,對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進行廉政教育,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。從這個角度說,創(chuàng)作應當更加緊密地結合當前的社會形勢,既有深遠的歷史意義,更有強烈的現實意義。如從思想上結合“為人民服務”“護法律、衛(wèi)公平”,從內容上結合“官商關系”“掃黑除惡”“審案終身負責”等話題,讓作品在貼近時代的同時引發(fā)觀眾的深思。

筆者還發(fā)現,近年來的新編歷史廉政戲很多以當地的戲曲講述當地歷史名人、典故,加之在唱詞中融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,更為百姓喜聞樂見從而入腦入心。如山西推出的晉劇《廉吏于成龍》、山東日照推出的呂劇《清官秦國龍》、浙江新昌推出的調腔《甄清官》等,都是以本地的戲曲形式表現本地的歷史名人,讓觀眾很容易接受并有所觸動。

歷史廉政戲曲新作品雖然不斷涌現,但還不夠多,精品劇目、保留劇目還有待發(fā)掘。各戲曲主創(chuàng)應當更積極努力地創(chuàng)新形式,創(chuàng)作符合現實、昂揚向上的作品,避免演出“湊熱鬧”“走過場”,演員在臺上自娛自樂。

最新動態(tài)
相關文章
白象默默作出貢獻被扒出 網友:我們一...
白象食品出圈了 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貨...
給力!南京城墻博物館成為中國首個ICOFO...
橫店發(fā)放千萬消費券促影視業(yè)復蘇 20余...
風動花開 “二十四番花信風”有何講究?
不能只靠情懷“裸泳”!實體書店“八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