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讀書,洗滌內(nèi)心接受當下
很久以前聽過一則寓言故事。一個小男孩問爺爺:每次合上書,書里的內(nèi)容就忘得一干二凈,讀書有什么意義?
爺爺并沒有回答小男孩的問題,而是讓他用裝滿煤灰的竹籃去河邊打水。小男孩照做了,但每次打滿的水在路上就已經(jīng)流光。于是小男孩問爺爺這樣做的意義?爺爺慈祥地擦了擦小男孩額頭上的汗,指著竹籃說:你看這個籃子。小孩低頭一看,發(fā)現(xiàn)原本裝煤炭的竹籃變得非常干凈,連把手的位置都變得異常光滑。
(相關資料圖)
書中的知識就好比水,人的內(nèi)心就好比竹籃,讀書就是用竹籃打水的過程。竹籃一遍遍在水中洗滌,將污垢盡數(shù)去除,變回曾經(jīng)的通透質(zhì)感。這就是讀書的意義。
讀書,讓我們一次次能與智者的靈魂對話。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,當我們看過滄海,領略過巫山的云,再看到別處的河流,云彩都變得不屑一顧,也就意味著你將告別虛偽,崇尚極簡,誠實地接受當下的生活。
2、讀書,實現(xiàn)高光時刻
三毛說過:讀書多了,容顏自然改變。很多時候,我們認為書讀完就像過眼云煙,不復記憶。其實它們卻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你。從你的氣質(zhì)、談吐、思維、胸襟等,當然還有才華。
董卿,作為央視一姐,最高光的時刻的莫過于她在主持《朗讀者》《中國詩詞大會》。她那嫻雅端莊,飽讀詩書,性格恬淡的氣質(zhì),深深折服了億萬觀眾。但很少人知道,她成功的背后是不斷逼迫自己讀書學習,再讀書、再學習,不斷進步。這正如網(wǎng)絡上流傳的一句話:真正愛讀書的人,才能將眼前的茍且生活,變成詩和遠方,實現(xiàn)高光時刻。
3、讀書,成為精神食糧
讀書的真正意義,不是要具體記住書中的全部內(nèi)容,而是一次次內(nèi)心的獨處,一場場心靈的旅行,一餐餐精神的食糧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不同的生命階段對一首詩和一句詞的理解是不一樣的。小的時候我們覺得風花雪月的詩句最能觸動自己,大了之后越來越喜歡蘇東坡甚至陸游的詩。用肖卓《你只是假裝努力》一文中提到的:把浩瀚無邊的書海世界想象成一個王國,你就是這個王國的國王。你的大臣近有老、莊、孔、孟、韓、墨、荀,遠有柏拉圖、亞里士多德、培根、康德、哥白尼、伏爾泰、莎士比亞等歷史長河中所有有影響力的人,而他們都是你的臣民。沒事的時候,就拿出一本書和你的臣民對話,想想你的王國是有多么精彩!
4、讀書,懷揣感動善待自己
一個人和書籍接觸的愈親密,便愈加深刻地感覺到生活的統(tǒng)一。因為人格的多面化,不僅用眼睛來觀察事物,而且還擁有無數(shù)心靈的眼睛,在它們的幫助下,時常能夠懷著感動之心看待整個世界。
用生活所感去讀書,用讀書所得去生活。讀書多了,人就會變得柔軟,感知也會無限放大,常常容易被身邊細微的美好而感動。人越容易感動,越會善待自己,這就是他極大的福分。因為容易感動的人很少自己和自己過不去,而這個世界上大多數(shù)人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。
5、讀書,給予人生改變的契機
韓寒:我聽過世界上所有道理,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。
原因是什么?最大的原因就是:所有的道理你可能知道,但始終做不到。為什么做不到?因為你可能缺乏一次機會,一種可能,亦或者一個契機。
職場中上司交給你一個從未做過的工作;生活中遇到一個從未遇到的危機;學習中碰到一道無從下手的難題,你該怎么辦?這個時候不妨從書中尋找一下有沒有相同的題目,找出解題方法;有沒有巧妙化解危機的技巧,能將損失降到最低;亦或者參照書本,找出一套高效的解決方案,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。
讀書不是唯一出路,但卻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。
無論在職場、生活還是學習中,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方法。只要你肯努力讀書學習,善于尋找、總結,情況總會有所改善,甚至借助這個契機改變自己的人生和方向也說不定。
6、讀書,感悟多樣人生
日光之下,并無新事,前人的智慧都總結在書里了,得之你幸,不得你虧。
不會讀書的人,只活了一次,會讀書的人,活過千年。書中的風起云涌,就像平行的另一個世界。一個人的現(xiàn)實生活一般都很單調(diào),但讀書卻給予我們體驗別樣人生的機會。讀他人的故事,就像延續(xù)自己的生命,你不必經(jīng)歷,就能身臨其境,在別人的故事里,品味自己的人生。
讀書最大的意義在哪里?
茫茫塵世,最好的生活莫過于隨性而活,隨心而行。而想要做到隨性、隨心,都離不開自己的硬實力,而這一切的基礎,就是讀書。
因為讀書,是提高實力的最低投資;
因為讀書,能給我們提供人生另一個不可能;
因為讀書,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溫度、懂情趣、會思考,有內(nèi)涵的人,最大程度體驗人生的樂趣。
我想,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要堅持讀書的意義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