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有降息降稅等利好刺激內地房地產股上漲,但港股依然沒有擺脫美國加息導致的調整行情,李嘉誠減持郵儲銀行(601658.SH,01658.HK)導致內地銀行股領跌。
10月3日早上,恒生指數跌破17000點大關至16985.7點。截至中午收盤,恒生指數跌1.19%,報收17018點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港股估值已經逼近歷史低點,很多板塊個股可以布局,但對銀行股則因為凈息差受壓而有較大分歧的看法。
部分板塊已到歷史極端估值低點
美聯儲加息繼續(xù),內地假期繼續(xù),暫時沒有南向資金支撐導致了港股弱勢,但部分板塊到了歷史極端估值低點,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具備較大投資價值。
博大資本非執(zhí)行主席溫天納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,從美國經濟數據來看,預計加息壓力會繼續(xù),內地假期期間也沒有南向資金流入,港股沒有太多資金流入,市場觀望情緒比較濃厚,目前投資者都依然比較謹慎一些。
奶酪基金投資經理潘俊對第一財經記者稱,美元指數創(chuàng)20年以來歷史新高,在美聯儲連續(xù)加息的背景下,美國利率水平也達到近年來新高。隨著俄烏沖突以及歐洲能源危機形勢趨緊,美元持續(xù)回流美國,進一步推高美元指數。
平安證券分析師薛威認為,就港股市場而言,無論是恒生科技代表的資訊科技業(yè),還是可選消費、航空交運龍頭,估值都已經非常便宜,長期配置的機會或許已經來臨。雖然對于后續(xù)中概股監(jiān)管合作、出口下行的強度和持續(xù)時間尚有不確定性,但當前市場已經非常悲觀,只要中概股監(jiān)管合作、內地經濟修復、出口下行弱于預期、美聯儲緊縮邊際趨緩這四者當中出現一到兩個,港股低估值優(yōu)質資產就有明顯的向上修正動能。
玄甲基金CEO林佳義說,國慶期間,港股流動性再度承壓,暫時沒有南下資金持續(xù)流入,對南向資金相對重倉的板塊及標的形成壓力。不過,港股很多板塊已經處于歷史估值最低,投資人應該相信風險會消除,估值會回歸,且不會太遠。
鑫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胡宇亦稱,恒生指數歷史極端值很快要出現,應該進入“越跌越買”的階段,銀行地產都是跌出來的機會,傳統(tǒng)低估值藍籌股和金融地產板塊,高股息的個股更具有安全邊際,也適合全球利率上行的投資風格。
李嘉誠減持郵儲銀行
港交所披露顯示,李嘉誠基金會9月29日以每股均價4.71港元出售了5萬股郵儲銀行,目前最新持股數為21.84億股,此次是李嘉誠基金首度披露減持郵儲行。
郵儲銀行半年報顯示,截至6月30日,李嘉誠基金會持有郵儲行22.67億股(占H股比例為11.42%)。據此測算,李氏家族在今年三季度已累計減持逾8300萬股郵儲銀行H股。
受到李嘉誠減持影響,10月3日上午郵儲銀行大跌9.72%,拖累銀行股整體表現,部分大型銀行個股的H股市盈率跌破3倍。
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,前三季度來看,國內貸款利率下降幅度比較大,不利于銀行的凈利息收入表現,這個不利因素還沒有在財務報表反映,需要一段時間消化,相比之下低估值的非銀板塊更值得投資者關注。
天風證券分析師郭其偉說,9月29日,郵儲銀行披露調整與郵政集團代理吸收個人存款儲蓄費率的議案。2021年四大行平均凈利差下降至1.86%,首次低于被動調整的下限1.87%,觸發(fā)了郵儲銀行與郵政集團關于個人儲蓄存款代理費率調整協議。以四大行平均凈利差為觀測值,代理費率動態(tài)跟進調整,有利于在商業(yè)銀行凈息差下行背景下,緩解郵儲銀行盈利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