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大哥騰訊一紙公告,丁磊隔岸拍手,網友高呼,“周董,我來了”。
趟過李逵李鬼齊飛的免費時代,走過得版權者得天下的整合階段,在線音樂終于來到了公平競爭的門前。
喜大普奔。新世紀初,還是互聯(lián)網百花齊放的時候,在線平臺以入侵者的姿態(tài)打入音樂市場,在買方和賣方之間橫插一腳,開放共享的理念下,制作商靠唱片賺錢,平臺方靠廣告吸金,版權無人在意。
十年野蠻生長后,唱片公司江河日下,版權意識覺醒,李鬼無處遁形。在線音樂平臺為了爭得活下去的機會,打響版權之戰(zhàn)。
同質化的模式面前,內容是唯一亮點,于是版權競爭從白熱化到惡性,最終不可避免走向壟斷。
版權戰(zhàn)火紛飛的過去幾年間,傷亡無數(shù)。有人挾版權以令用戶,“一超一強”格局成型,也有人淪為蝦米,千千靜聽、天天動聽、豆瓣音樂成了時代的眼淚,80、90們在灰色的歌單里慨嘆青春。
為優(yōu)質內容付費,在平臺的培養(yǎng)下漸成各方共識,也理所應當。但怕的是日復一日為壟斷買單,一方變本加厲,一方淪為附庸。版權奇貨可居,行業(yè)成本高企,小而美者只會越來越小。
一家獨大,成本轉嫁,最怕還是用戶買單。在不同App、各家會員之間反復橫跳,甚至靠幾十秒的前奏安撫突如其來的音樂之魂,體驗下滑,怨聲四起。
這是過度競爭帶來的惡果,也讓去獨化成為必然。版權之爭需要回歸理性,而不是僅靠財大氣粗拉高門檻。站在“去獨”的分水嶺,后版權時代下,游戲規(guī)則的改寫迫在眉睫,劃江而治的格局面臨重塑的可能性。
之于牢據(jù)霸主地位的騰訊,有王牌失效的憂慮,之于網易云音樂等跟隨者,則多了幾分迎頭趕上的概率;而一直觀望的短視頻平臺們,似乎也可以找到入局的切口。
版權或許不再是唯一的王牌,但仍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。版權生意錯綜復雜,上游是與音樂人、唱片公司的周旋,下游要考慮聽眾的喜好需求,游走其中,音樂App有了更大的選擇權,也有了更多需要考慮的因素,哪些是必須掌握的資源,哪些是可以暫時擱置的內容,合理購買、正當議價,避免內耗,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(huán)境。
重塑的不只是音樂資源格局,當曲庫差異縮小,當護城河收縮,對音樂市場的考驗也更進一層??梢詻]有內耗,但不能沒有“內卷”。
潮水褪去,內容有了展現(xiàn)真實價值的市場語境,唱片公司不可能靠既有版權一招吃遍天;音樂平臺也無法再憑獨家曲庫讓會員趨之若鶩,收費需要更能擊中用戶的底氣,對優(yōu)質內容的開發(fā)和存量用戶的精細化運營急需提上日程。
從版權伊始,在線音樂市場學會了競爭,領悟了核心,這是對內容創(chuàng)作的初步尊重;但版權只是起點,是市場良性發(fā)展的基礎。在一個滾滾向前的時代里,沒有誰可以濤聲依舊,競爭是商業(yè)邏輯,非獨家是公平前提,有競爭也有開放,才能群英薈萃。